中美会|应急管理跨学科交叉平台超级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9月26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国公共管理学会、美国罗格斯大学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共同组织的第十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应急管理跨学科平台超级分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应急管理领域的10余名专家学者、百余名师生通过现场参会和线上参会的方式参与论坛;本场超级分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内涝与应急管理”。
北京时间14时,应急管理跨学科平台超级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320会议室召开,线上线下同步直播。
现场出席论坛的国内专家有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潘兴瑶教授,北京市防办原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王毅,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强教授,台湾成功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杨永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宏伟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一弘老师、孙英英老师。
线上出席论坛的国外专家有
荷兰政府洪水预警小组专家、荷兰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水资源管理专家马克·海格诺尔(Mark Hegnauer)先生;原日本中央气象厅专家、香川大学工学院竹之内健介(Kensuke Takenouchi)先生。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执行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并致辞。杨教授首先欢迎并介绍了在现场与线上参加本场分论坛的嘉宾。他指出,本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盛况空前,据不完全统计,近26万5千人于9月25日在线观看了开幕式和全体大会在线观看了开幕式,会议影响力显著。面向全球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议题,本届中美会设置有12个超级分论坛,城市内涝与应急管理分论坛为其中之一。他表示,近期中外频发的城市暴雨与洪涝问题为应急管理提出了极大挑战,开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面向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立足已有研究基础,依托应急管理跨学科交叉平台,持续推进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开幕式后,分论坛主旨演讲环节正式开始,该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钧教授主持。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潘兴瑶教授,北京市防办原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王毅先生,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强教授,台湾成功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杨永年教授,荷兰政府洪水预警小组专家马克·海格诺尔(Mark Hegnauer)先生;香川大学工学院竹之内健介(Kensuke Takenouchi)先生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主题依次为“北京城市洪涝风险特征及其应对经验”、“对北京城市洪水和应急管理的客观思考”、“新常态下中国韧性城市建设探索”、“城市洪水应对的台湾经验”、“荷兰城市洪水韧性建设”与“日本的洪涝灾害信息系统”。与会专家从技术、管理、社会的不同视角,立足国内与国外、中央与地方的具体情境,围绕城市内涝与应急管理进行实践梳理和理论分析,为推进相关理论研究、推动实践改进分享了诸多有益观点。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潘兴瑶所长发表了题为《北京城市洪涝风险特征及其应对经验》的主旨演讲。他首先从地形、降水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市的基本气候情况,着重介绍了旱涝灾害对北京城市的影响,随后从三个方面展开汇报:首先是北京城市洪涝主要风险,包含极端强降雨、流域性大洪水等。其次是北京洪涝应对的技术支撑,包括构建涝灾害感知体系、预测技术体系、预警技术体系、预演调度技术体系、预案体系构建和城市洪涝风险研判平台。同时强调基于情景构建的洪涝防控。最后,潘所长总结了北京城市洪涝应对的三项主要经验。一是坚持“常态看点”,全力保障城市平稳运行;二是坚持“大灾撤人”,突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三是坚持“巨灾防洪”,防止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王毅发表了题为《对北京城市洪水和应急管理的客观思考》的主旨演讲。他从天气系统、地形地貌、径流形成原理、现状与标准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城市内涝的自然规律。进一步以五起典型北京城市内涝事件,具体描述以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团为代表的组织面向北京城市内涝问题开展的治理工作。他提出,北京城市防汛应急工作主要包含工作部署、汛前准备、检查督查、汛情应对、工作总结和汛后工程六大环节,提出了防汛应急要体现“致灾主体”与“治灾主体”的一致性、体现“政府意志”与“专业水准”的有效结合、区分“应急抢险”和“应急救援”的区别、减轻城市内涝的关键是“工程建设”等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张强教授带来了题为《新常态下中国韧性城市建设路径》的主旨演讲。演讲从新常态与新挑战、韧性城市的定义与实践以及韧性城市的建设路径三个部分展开。首先,张教授从现代治理体系的角度入手,借鉴ISEET框架,从制度(Institutional-)、社会(Socio-)、地球(Earth-)、经济(Economical-)、技术(Technical-)系统五个维度指出当前应急管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接着,张教授对韧性城市的定义与实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我国在新常态下韧性城市构建的可能路径。他认为,应该从具象的三重防线(科技发展、城市建设、应急管理)与抽象的三重防线(系统测度、合作治理、集群学习)两个方面入手建设韧性城市;在此基础上,张教授分享了雅安韧性城市建设创新项目的案例,提炼出包括风险识别、社会发展、应急管理、基础设施与经济建设五方面的韧性模型。
台湾成功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杨永年教授作了题为《城市洪水应对:台湾经验》的主旨演讲,从台湾的城市内涝概况及其应急管理回应两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他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介绍了台湾面临的灾害概况。接着,他对台湾的灾害管理系统的概况展开介绍:受台湾的制度安排的影响,其对于洪涝灾害的应对呈现出多主体协作模式,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区、媒体、社会媒体等多个主体,其中,地方政府处在这一过程的最前端,主体间的协作对于洪灾应对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他将重点聚焦在台湾对于洪水的应对行为上,并从问题识别、信息传递、预警研究、动员、资源调配以及组织间合作六个维度对台湾经验展开分析。最后,杨教授运用信息、流动性与组织间协作三个维度双向流动的分析框架,从社区发展、政府协助等角度对于台湾应对洪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荷兰政府洪水预警小组专家马克·海格诺尔(Mark Hegnauer)先生发表了题为《荷兰城市洪水韧性建设》的演讲。首先,他介绍了荷兰的地理位置及其城市区域划分以及以知识传播为导向的荷兰三角洲研究院的相关情况。同时,他大致阐述了荷兰历史上三次较大的洪涝灾害以及它们所引起的政府对应急管理的反思和改变。接下来,他详细解释了荷兰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开展的各个城市洪水应急管理项目。他表示,洪水应对是一场面对不确定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思维革命,并指出,洪水风险评估主要取决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快速城镇化、未来环境变化这四个因素。同时,他提出了适应性规划这一新理念,并以泰国曼谷为例介绍了道路网络等数据及工具的应用,他认为应该运用适应性战略来预测和应对荷兰目前面对的海平面上升、土地沉降等挑战。最后,他总结了荷兰城市洪水韧性建设的四点经验:城市洪水治理应该提前规划;考虑未来不确定性;提前规划要具有适应性;开展风险早期预警。
日本香川大学的竹之内健介发表了题为《日本的洪涝灾害信息系统》的演讲。他从日本最近发生的洪涝灾害、当前日本灾害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本紧急疏散的情况、政府与社区在灾害信息方面的合作四个方面来讲述日本的洪涝灾害信息系统。首先,他通过2018年日本西部暴雨、2019年海贝思台风两个案例说明了对未来气候进行预判的重要性。其次,他介绍了日本河流的灾害监测系统具体建设情况。多年以来,日本通过全面的监测网络,收集多种多样的灾害信息,建立了五级预警体系,每一层级预警都对应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再次,他讲述了日本紧急疏散的情况,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观察与分析,提炼出日本城市社区洪水预警疏散执行不力的问题。最后,他分享了日本政府和社区在灾害信息方面的合作,他指出:风险信息的沟通非常重要,要厘清和整合不同相关方的责任,将信息与公众进行分享和沟通,让人们更加充分地了解自然灾害。
在论坛的点评和问答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评议组与发言嘉宾和参会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评议组有专家指出:探讨城市洪水的应急管理问题首先要区分“内涝”和“外洪”,在运用技术手段开展城市内涝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制度的宏观指导作用,并将传统方法与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我国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面向更具深度不确定的未来,应将重大疫情、重大汛情及其应对视为制度完善的机会之窗,更加深入和科学地阐释包括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在内的理念,使其充分落地。
孙英英老师认为,来自荷兰的马克·海格诺尔先生提供了开展城市洪水相关研究,特别是进行研究模型构建的良好经验;来自日本的竹之内健介先生全面且清晰地介绍了日本洪涝灾害信息系统的组织架构、预警等级以及响应状况,并指出现存的最大问题在于官方发布的洪涝信息与居民需求不完全匹配,从而导致洪涝情境下居民主动疏散意愿不强的结果,提出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洪涝灾害信息系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论坛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钧教授作了会议总结。他首先对参加第十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应急管理跨学科交叉平台超级分论坛的所有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用“人类与自然”、“科技与管理”、“世界与中国”三组关键词对论坛内容作了简要总结。唐教授指出,本场分论坛围绕“城市内涝与应急管理”的主题,紧扣应急管理的三大热门话题:科技、管理、社会,至少在三个维度达成了共识:一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是应急管理建设应该与本地安全风险形成匹配格局,三是安全与发展要形成互适关系并良性循环。唐钧教授认为本场分论坛的精彩观点和讨论成果将为“城市内涝与应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专业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交流与科研教学合作,促进应急管理专业的科学发展。
往期推荐
文字:钟其锡、廖倩倩、李静、赵妍、施健涛
照片:廖倩倩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http://spap.ruc.edu.cn/